乙肝病毒长期持续携带被公认与宿主的免疫耐受有密切关系。众所周知,机体对HBV的各种抗原可产生程度不同的免疫耐受,表现为抗HBs阴性。这种免疫耐受与免疫抑制有所不同,后者是普遍性的免疫应答降低,而前者是针对HBV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低下。新的临床研究表明,乙肝患者注射乙肝疫苗3~6个月后,患者HBVDNA滴度下降或转阴高于空白对照组。更可喜的是特异性免疫检测证明,患者可产生由CD4+T细胞介导的针对HBsAg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至少可以识别三种不同的表位,但是效果有限。因此研究加用免疫刺激剂及抗病毒药物与疫苗的联合疗法可能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巫善明等1995年发表大剂量乙肝疫苗(30μg皮下每两周注射1次)与猪苓多糖注射液联用治疗慢性乙肝患者,获得了良好疗效,并且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2001年崔琨等报道使用乙肝疫苗联合左旋咪唑搽剂和潘生丁治疗非母婴传播乙肝病毒携带者获得良好效果,治疗18个月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达54%和66%,其中12例儿童治疗18个月时HBeAg和HBVDNA全部转阴。具体用法每月注射1次(10μg)乙肝疫苗,左旋咪唑搽剂每三天1次,每次涂药5ml,潘生丁每天睡前顿服75mg。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我设想若再加大乙肝疫苗剂量,例如每次注射30μg,同时探索加用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或苦参素,疗效或许会更好。治疗对象可选择HBVDNA阳性和/或e抗原阳性、转氨酶正常的HBV携带者。至于其作用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2002.04.10